无公害猪肉那么贵,为什么养殖户还是赚不到钱
文章出处:互联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5-06-06
在当下食品安全高度受重视的时代下,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售价很客观,但是近日的一则新闻爆出广西多个养猪场自愿放弃“无公害”金字招牌的新闻另牧栏兽药厂家的小编很好奇,这背后究竟有哪些苦衷呢?
一 养殖户成本高、风险大
在市场售价上无公害猪肉一般要比普通猪肉要贵上3~5元,但仍很好卖。然而在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下,生猪收购环节,两者都以每公斤14.6元价格成交。养殖户并没有因为生产无公害产品而多赚到钱,因此多个养猪场自愿放弃“无公害”金字招牌。
小编不禁再问:既然生猪收购的价格是一样的,为何市场零售价如可以差出3~5元,这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有没有一种政策可以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为什么在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的时候,养猪户立马就明显感受到,而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养猪户受益相对滞后?
第一,农户受益相对滞后,亏损最为明显。
在猪肉价格上涨初期,农户出售价格很低,而批发市场价格已开始迅速上涨,当批发零售环节价格上涨一段时间以后,农户出售价格才开始大幅度上涨,相应地农户所获得的利润也开始迅速增加,农户在涨价过程中获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然而在生猪价格低迷时刻,就像去年的生猪价格,从2014年开始,广西生猪价格与全国一样持续低迷,使养殖户处境艰难。虽然在销售终端,无公害猪肉确实比普通猪肉稍贵,但是在收购环节,两者都以每公斤14.6元价格成交,从而进一步压缩养殖户的利润。
第二,养殖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
猪的饲养周期较长,从子猪到商品猪整个过程大概需要6个月,在此期间的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都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在目前饲料价格和人工费用还在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农民养猪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虽然目前农民获利增加,但这是在生猪持续供不应求以及农民承担了巨大养殖风险的条件下形成的。
二 相关部门应加强无公害猪肉的管理
现在市场上,很多都说是无公害产品,可是如何才能确保买到的产品是真正的无公害猪肉?因此相关部门的监管除了对养猪户生产过程的监管之外,更要加强无公害猪肉的销售市场的严查,眼里打击假冒无公害猪肉的流通,保证无公害猪肉的良性运行,从而保证无公害化猪肉的养殖户的利益。
喜欢就分享给您的朋友:
其他用户还浏览了...
别人都在看的治疗方案
- 鸡大肠杆菌怎么治疗怎么办—就用
- 鸡大肠杆菌病用药方案反馈
- 牧栏兽药:推荐鸡病了,为啥治不
- 10分钟教您看鸡病——河南中牧联
- 鸡过料拉稀怎么办?
- 鸡呼吸道疾病怎么治疗?
- 实用猪疾病鉴别表汇总
- 鸡球虫病怎么治疗?
-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诊治
- 鸡新城疫怎么治疗?鸡新城疫用什